自從 iPhone 14 系列發表後,今年全部焦點都全集中在 iPhone 14 Pro 系列身上,光動態島、永遠顯示和4800萬鏡頭足以引起不少話題和賣點,那麼 iPhone 14 Pro 系列到底值不值得買?
要是你正打算換 iPhone 14 Pro 系列新機,這篇全面 iPhone 14 開箱評測將會告訴你答案。
iPhone 14 Pro 開箱評測
外盒環保依舊持續,沒附贈充電器
今年 iPhone 14 Pro 系列外包裝依舊是延續可回收環保紙質材質,就連同正面產品圖、側邊 Apple 標誌也全都是用環保墨水原料,背面同樣是採用「紙製封條」設計,透過拉撕方式替 iPhone 14 開箱,同樣能保持莫名其妙的爽感。
這次開箱的 iPhone 14 Pro 系列最新配色,分別為 iPhone 14 Pro 暗紫色和 iPhone 14 Pro Max 太空黑色。
延續蘋果環保政策,iPhone 14 Pro 同樣取消附贈充電頭/快充頭以及有線耳機配件,只會附贈 Lightning to USB-C 傳輸線、SIM退卡針、說明書和 Apple Logo 貼紙,建議購買前,先準備好一顆 20W 以上 USB-C PD充電器,如果是 iPhone 14 Pro Max 建議買 30W USB-C PD快充頭。
iPhone 14 Pro 暗紫色面向中性走向
原本預期 iPhone 14 Pro 暗紫色啞光質感玻璃背板採用灰暗紫色調會比較偏向保守中性,男女都適合,但是暗紫色不銹鋼邊框則是用上一層淡紫色塗層,側邊也讓暗紫色偏向女性市場,對於低調用戶會稍微有點難駕馭亮紫色邊框,不過裝保護殼後一切就能解決。
不得不說這次暗紫色鏡頭框也全部染成同個色系,讓 iPhone 14 Pro 背面整體視覺呈現一致色調,在後鏡頭底版則是採用深紫色,在不同光線反射下會呈現與背蓋同樣色澤。
大多數人最好奇暗紫色是否如同官網圖片?確實!會根據不同光線,讓 iPhone 14 Pro 背板呈現不同變化,要是在室外 iPhone 14 Pro 暗紫色就會偏向官方
圖片,反而在室內低光線情況下,就如同背板也會隨環境溫度整適合色溫,會變成灰紫色,就像是薩諾斯膚色「薩諾紫」!
實際 iPhone 14 Pro 暗紫色真實顏色更像是「紫羅蘭色(Violet)」,算是光譜最邊緣的色彩,如同紫外光的顏色,會讓人聯想到宇宙,也代表創新、想像和照亮未來的顏色。
iPhone 14 Pro 太空黑經典配色再次回歸
想走低調又想要讓別人知道你拿的是 iPhone 14 Pro 新機,那麼另一款新顏色「太空黑色」絕對適合,背板呈現完全炭黑化設計,相比 iPhone 13 Pro 太空灰
更黑,這次 iPhone 14 Pro 系列應該也算是回歸「真黑色」。
太空黑色連同不銹鋼邊框也改為黑框,從背板到邊框呈現黑色風格,瘋先生發現有一個好處,能解決先前 iPhone 太空灰不銹鋼邊框會隨經常按壓久後,會導致
出現燒痕變色情況,預期後續 Pro 系列可能都會採用太空黑。
就算替iPhone 14 Pro太空黑色裝上保護殼,從三鏡頭同樣能辨識兩者差異,連鏡頭框都是採用黑色,能夠輕易辨識這是新一代手機,同時能夠抗髒和防止生鏽。
對比三款顏色在室內環境光線充足環境下差異,從左而右分別是 iPhone 13 Pro 太空灰、iPhone 14 Pro Max 太空黑和 iPhone 14 Pro 暗紫色。
要是在低光源環境下,三款背蓋顏色會呈現效果如下,依舊能夠清楚分辨三種顏色區隔,反而暗紫色和太空灰放一起就能感受紫色調額外搶眼。
底下這張為真實室內看到的真實色調,會發現暗紫色其實看起來就會像是深紫灰。
太空黑在室外同樣會呈現更淺的灰黑視覺感,個人是覺得比起太空灰會更好看,「太空黑」以色彩學來說,也代表權威、低調、創意和高雅,同時也意味專業、品味,像是從事創意行業、主管或白領用戶,太空黑色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
機身重量依舊很有份量
iPhone 14 Pro 重量稍微比起 iPhone 13 Pro 輕 1.2 克,實際感受並不會太明顯。
至於 iPhone 14 Pro Max 重量與 iPhone 13 Pro Max 維持 240 克不變,想購買 14 Pro Max 還要先考量到這隻手機過於扎實笨重問題,拿久了容易造成手
酸,要是平時都時單手拿手機,就建議購買 iPhone 14 Pro 即可,習慣大螢幕或雙手持手機就沒太大問題,無聊時候也能順便抬手練練背力,真是一舉兩得。
iPhone 14 Pro 鏡頭高度全新突破
由於 iPhone 14 Pro 系列主鏡頭換成4800萬廣角鏡頭後,純粹從正面鏡頭比較來看,可能會感覺不到鏡頭有比較凸出的差異,只有在新舊兩台 iPhone 互相比
較高度,才會有明顯感受。
從側面來比較,不論是 iPhone 14 Pro 或 iPhone 14 Pro Max 鏡頭相對比起 iPhone 13 Pro 系列凸出不少,主要還是差在 iPhone 14 Pro 鏡頭邊框更長,相比前代幾乎多了快一倍高度,在選擇手機殼時就要慎選,鏡頭可要好好保護,畢竟鏡頭越凸導致破裂機率更高,別認為藍寶石不會破啊!(鏡頭保護貼需要嗎?)
iPhone 14 Pro 螢幕亮度提升超有感
在螢幕規格上,iPhone 14 Pro 也換上一塊全新超Retina XDR 超瓷晶盾面板,最大特色是在室外螢幕亮度達到2000尼特,就連同照片和HDR影片峰值亮度也提高1600尼特,實際以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3 Pro 螢幕在室外比較下,會發現 iPhone 14 Pro 亮度永遠會大於 iPhone 13 Pro 。
iPhone 14 Pro 螢幕亮度拉到2000尼特算是相當驚人數值,不過在烈陽的室外使用,同樣也會遇到機身過熱自動降低亮度,但是亮度自動調低速度遠比 iPhone 13 Pro 系列會更慢些,就算兩款過熱螢幕亮度調低狀態下,iPhone 14 Pro 螢幕亮度依舊能更亮更清晰,使用會相當有感。
這次 iPhone 14 Pro 系列螢幕達到2000尼特,同時也解決 iPhone 室外拍照或錄影螢幕亮度過低問題,只要打開內建相機,不管是拍照或錄影都能夠維持1600尼特狀態,不像以往經常會遇到 iPhone 拍照或錄影到一半,螢幕暗到看不見畫面狀況。
就連同在室外透過 iPhone 14 Pro 瀏覽影片或照片時,螢幕峰值亮度提高到1600尼特,而且是長久維持不變高亮度,不會受到螢幕自動調暗影響,擺脫過去出門旅行拍好照片,沒辦法即時透過螢幕來瀏覽(因為畫面太暗了)。
iPhone 14 Pro 動態島:蘋果替全螢幕鋪路前哨站
iPhone 瀏海維持幾年,直到 iPhone 14 Pro 系列終於實現去瀏海,改用驚嘆號造型打孔螢幕取代,蘋果替 iPhone 14 Pro 系列挖孔設計稱為「動態島」
(Dynamic Island),最主要是用來美化挖孔螢幕的高端手法,利用全新互動式介面,讓用戶感覺不出頂部有挖孔螢幕存在。
除非在某些強烈光源底下,某個斜角才能看見挖孔「驚嘆號」螢幕的存在,一般日常使用上,幾乎完全不會發現有兩個明顯孔洞存在。
iPhone 14 Pro 動態島寬度相比先前 iPhone 瀏海更窄,就連同頂部麥克風聽筒也變得更細緻,不像是先前超粗黑,那也代表 iPhone 14 Pro 保護貼不能沿
用。
要是以 iPhone 14 Pro 和 14 Pro Max 動態島寬度來比較,兩款設備動態島和實際挖孔都均相同,並不會出現 14 Pro Max 會出現動態島會比較長情況。
由於 iPhone 14 Pro Max 螢幕尺寸較大,以視覺來看,更適合動態島設計,反而 iPhone 14 Pro 螢幕寬度受限下,剛開始會感覺動態島非常顯眼,使用一段
時間後視覺就會逐漸習慣。
就如同當初不少人厭惡 iPhone X 瀏海超醜,希望能去瀏海,至今也實現無瀏海設計,反到現在大多數又開始稱讚瀏海好看,實際這就是「曝光效應」的心理現象,當某件事物反覆出現,會讓人產生好感度,排斥降低、喜好感就能逐漸提升。
實際動態島內藏 iPhone 14 Pro 系列全新 Face ID 深度傳感器和前置鏡頭模組,比起瀏海原深感測相機系統縮小31%,能夠替頂部娜出更多可用的空間。
動態島算是活化原本瀏海區塊,比起原本瀏海在視覺感官差異極大,除了沒有瀏海遮擋外,也讓 iPhone 14 Pro 系列螢幕可視面積再度擴大化。
蘋果透過順暢的動態島動畫來填補原本螢幕挖孔位置,能夠展現不同人機交互動畫,會隨不同操作與功能應用,讓通知、提示與活動等消息資訊和呈現多種互動操作,最多能夠同時呈現兩種APP常駐在動態島(退回主畫面立即常駐)。
在啟動鏡頭或麥克風時,iOS隱私提醒也會顯示在動態島內,提醒視覺感相比之前瀏海放在狀態列會更顯眼。
目前來看動態島佔用最大面積是用在 Face ID 臉部掃描功能上,當透過 iPhone 14 Pro 系列設定 Face ID 時,會從動態島彈挑出一個巨大畫面提示窗,不像
瀏海會固定在螢幕正中央,好處是能夠讓人眼視覺更貼近頂部位置,掃瞄速度和精準度越高。
動態島能讓 Apple Music、Youtube Music 或 Spotify 播放音樂時,退回主畫面時會立即常駐在動態島內,同時左側能看見當前音樂專輯封面,右側動態聲波圖顏色也會隨專輯自動變化,可以透過長按動態島叫出音樂播放控制器,點擊一下就想要進入音樂APP。
實際動態島觸控功能,只有長按叫出小型控制視窗和點擊一下開啟APP,觸碰動態島任何一個黑色區域都會有反應,也會導致前置鏡頭沾滿指紋和油垢機率就更高,解決辦法就只能自拍時擦一下螢幕。
當使用導航、FaceTime、Apple Music、通話或執行捷徑時,都能透過動態島上看見相關提示或處理狀態,狀態資訊呈現如下:
1.導航狀態
2.導航時搭配播放Apple Music
3.FaceTime視訊通話
4.Apple Music音樂搭配錄音
5.捷徑腳本執行狀態
6.通話狀態
要是 AirPods 耳機連接後,只要解鎖進入主畫面動態島也會自動跳出 AirPods 已經連接提醒動畫,另外 Face ID 解鎖圖也被改到動態島狀態欄內,只要解鎖
成功就會自動消失,連同動態島也會自動縮回原本寬度。
在播放影片時,動態島相對比起瀏海佔用一大塊黑色區域影響稍微較小,在 iPhone 14 Pro 螢幕亮度在播放 HDR 影片時,也是有不少優勢性,能清楚看見船長左側陰影區塊細節和亮度明顯提升,相比 iPhone 13 Pro 螢幕左下半部幾乎將近變成全黑。
對於動態島設計一點都不會感到意外,自 2017 年 iPhone X 瀏海剛推出時,蘋果前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就公開透露 iPhone 最終會像是一塊螢幕,那也是
暗示當前蘋果正在積極解決 Face ID 零組件縮小或隱藏問題,預期後續幾年將會看見剩下單孔,最終會讓 iPhone 達到真全螢幕設計。
這次「動態島」這也是蘋果正替未來五年後全螢幕 iPhone 作為前哨而準備,透過多種動態島 UI 介面不難發現真全面螢幕一直在我們眼前。
要是想知道更多動態島細節,可以參考「動態島是什麼?全面瞭解iPhone 14 Pro 運作原理與支援機型」。
iPhone 14 Pro 永遠顯示:跟喚醒螢幕說再見
唯獨只有 iPhone 14 Pro 系列才能享有的「永遠顯示」終於來了!
主要是依賴全新螢幕和 ProMotion 刷新技術,能夠在待機畫面下讓螢幕更新率維持在到1Hz,讓 iPhone 鎖定畫面維持在低亮度,就能隨時顯示日期、時間、小工具與即時動態資訊,等同於能省去喚醒 iPhone 螢幕步驟,螢幕無時無刻都會持續以1Hz最低電量和螢幕亮度呈現。
比較有趣的是 iPhone 14 Pro 永遠顯示功能也整合音樂專輯,持續在鎖定畫面狀態下播放音樂,會直接將專輯封面亮度調低,只維持音樂歌曲名稱,直到點亮螢幕就會恢復原本的色彩。
不過 iPhone 14 Pro 永遠顯示功能還是有些缺點,要是晚上睡覺時,在漆黑的房間內 iPhone 14 Pro 永遠顯示會一直亮,雖然能透過雙環境光度感測器去判
斷室內環境光,不過亮度還是稍微過高,但是搭配睡眠模式,螢幕也會自動變暗。
要是睡覺或是特定時間不想要 iPhone 14 Pro 永遠顯示持續發亮,螢幕朝桌面上放就會自動關閉,連同放入口袋或遮住頂部環境光度感測器,能會讓永遠顯示暫時停止運作。
永遠顯示耗電相比普通沒有開啟功能狀態下,大概每小時會多消耗1%電量,要是感覺這玩意好像沒什麼用,或者是感覺特別耗電,同樣也可以到螢幕顯示與亮度設定內,將「永遠顯示」關閉。
至於永遠顯示會不會導致 OLED 烙印,這部分就要等待後續相關資料或是明年看是否有災情,才能確定「永遠顯示」是否會有其他副作用。
資料來源:https://mrmad.com.tw/iphone-14-pro-unpacking
包膜 手機包膜iPhone 12 包膜iPhone 12 保護貼iPhone 12 鋼化玻璃iPhone 12 玻璃貼iPhone 12 mini 包膜iPhone 12 mini 保護貼iPhone 12 mini 鋼化玻璃iPhone 12 mini 玻璃貼iPhone 12 Pro 包膜iPhone 12 Pro 保護貼iPhone 12 Pro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玻璃貼iPhone 12 Pro Max 包膜iPhone 12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2 Pro Max 鋼化玻璃iPhone 12 Pro Max 玻璃貼 iPhone 13 包膜 iPhone 13 保護貼 iPhone 13 玻璃貼 iPhone 13 mini 包膜 iPhone 13 mini 保護貼 iPhone 13 mini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包膜 iPhone 13 Pro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玻璃貼 iPhone 13 Pro Max 包膜 iPhone 13 Pro Max 保護貼 iPhone 13 Pro Max 玻璃貼iPhone 14 包膜iPhone 14 保護貼iPhone 14 玻璃貼iPhone 14 Plus 包膜iPhone 14 Plus 保護貼iPhone 14 Plus 玻璃貼iPhone 14 Pro 包膜iPhone 14 Pro 保護貼iPhone 14 Pro 玻璃貼iPhone 14 Pro Max 包膜iPhone 14 Pro Max 保護貼iPhone 14 Pro Max 玻璃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