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完全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難以專一;然而,人有生物性,也有理性與道德性,如果我們只依循生物性的多偶傾向,一味的追求性滿足,終究還是會感到心靈空虛。
訪/文 蔡耀明
李美枝教授簡介: 李美枝教授為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博士,曾任中原理工學院心理系講師,現職政治大學心理系專任教授。研究專業為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人際關係與群際關係。與本文相關的學術著作有〈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社會與今日臺灣社會的表現型態〉,發表於《本土心理學研究》第五期。 |
有鑑於近年來幾個大學的心理系或通識課程也開始開設了有關戀愛心理,以及兩性關係的課程,所以本刊特別走訪了專研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的政治大學心理系李美枝教授。李教授首先肯定了人人都需要愛,指出這根源至人有本能性依附需求;又認為沒有所謂的「真愛」,而只有「圓熟之愛」。她也指出,若完全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難以專一;然而,人有生物性,也有理性與道德性。如果我們只依循生物性的多偶傾向,一味的追求性滿足,終究還是會感到心靈空虛。最後,李教授更告誡年輕人愛情終究是兩個人的事,有個人不能掌握的成分在內;享受愛情的滋味時,千萬不要影響到生命中最核心的課題—自己的成長。以下為訪問內容:
‧是否人人都需要愛?
「是否人人都需要愛?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認為人都有『依附』(attachment)的本能性需求,這使得人需要有愛。人的依附性是演化的結果,所以,沒有愛,人會活得很空虛。何謂依附?依附就是與生俱來要跟某一特定對象依附在一起的一種心理需求。在低等動物像是雞、鴨也有同樣的情況:小雞跟母雞,小鴨跟母鴨就是這種情形。」
「我們第一個依附的對象就是自己的母親,但是隨著成長,就會跟母親分離。第一次的分離是開始會行走的時候,但只是形體的離,與母親的情感依附還是很深。到了青春期,就會發生第二次的分離。孩子長大後,會慢慢擺脫對母親的依附。但是他們依附的本性其實並沒有消失,只是轉移了依附的對象罷了。成長後伴隨而來的是生活圈子的擴大,於是就會發展出與家人以外的人際關係,當中會包括朋友與情人。愛情的需求大概是開始於青春期,在這個時期,生理上的變化、荷爾蒙的分泌使得我們產生愛情的需求。原本對母親的依附,這時候就會轉變為對異性的戀愛需求。」
‧友情與愛情之分野為何?
「這兩者之間的確不盡相同。友情是建立在喜歡的基礎上,而愛情則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那麼,喜歡和愛到底有什麼差別?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家曾認為愛就是喜歡的極致,當你喜歡到了極點的時候,就是愛。但後來經過一些資料收集,做成問卷,去訪問那些戀愛中的男女,結果發現在他們答案中,愛並不等同於喜歡的極致。」
「你為什麼會喜歡一個人?他一定有一些讓你欣賞的特質,而且跟你相契合,就是所謂志同道合,心理學上叫做態度相似,跟他在一起談話、交往都很舒服,輕鬆自在。這就是喜歡,就是友情的基礎。那麼,愛又是怎麼樣呢?愛的一個很重要特徵就是思念!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發現愛情有三個成分:佔有、排他和關心對方的福祉,這三個成分直接引伸出來的表現就是思念。當然,對於某些人而言,友情也可以轉化為愛情。」
‧何為真愛?
「這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主觀認定。不過,社會心理學家經過研究後,可以對愛做一些分類,而把其中一種叫做『圓熟之愛』(consummate love)。在心理學上,有很多愛的理論,我目前比較喜歡的理論是Sternbery 的『三角理論』。兩個人的情感關係,有三個成分:第一個是親近感(intimacy),也就是跟對方在一起時會有一種相知相惜的溫暖感覺,這是屬於情緒面;第二個是性的吸引力,也就是情慾(passion),想要有肌膚之親的慾念,這是屬於動機面;第三個是認定,也就是承諾(decision and commitment),我就是認定他,決定跟他在一起,而不要跟別人在一起,這是屬於認知面。如果這三個成分都全的話,就是最完滿的。我不叫它真愛,但是我願意叫它『圓熟之愛』。可是這種愛是很難找到的,即使碰到,也不容易長期存有。我相信在經過戀愛而結婚的蜜月期的愛,就屬於這種愛。而蜜月期有多長呢?這很難說,也許是一個月,也許是一年。因為這幾個成分並不是固定的,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遷,它們會有所改變。所以不可能永遠都維持在『圓熟之愛』這樣的狀態下,而只是在某些時期能達到這種境界。所以,很多人想要找一段永遠不變的愛情,那只是幻想而已。」
歡迎光臨 Facework (http://facework.tw/) | Powered by Discuz! X1 |